“逝去的风景 宁静的咏叹”朱晓果油画展 发布时间:2014/11/7 点击:1559

逝去的风景 宁静的咏叹”朱晓果油画展

20141112在德胜美术馆隆重举行。



逝去的风景 宁静的咏叹朱晓果油画展

由顺德区文博协会、德胜美术馆、主办,德胜创意园、洲际文化协办,顺德区博物馆、容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杏坛书画院联合的逝去的风景 宁静的咏叹朱晓果油画作品展20141112日下午10:30在德胜美术馆隆重举行。共展出朱晓果油画作品40余幅。展览展至1125日。

朱晓果1952年9月生于重庆市,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武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湖北大学毕业, 高级工艺美术师,武汉市画院签约油画家, 油画作品先后参加过保利浙商拍卖十竹斋东方艺都中贸盛佳等油画专场拍卖。机构收藏:台湾沁德居画廊 台湾中华艺廊 武汉博物馆 武汉文联 武汉荣宝斋 武汉美术馆, 美术评论发表于《中国油画家》、《油画收藏》、《艺术界》、《国画家》、《江苏画刊》等杂志

美术界这二、三十年里发生的巨大裂变,以及当代艺术价值探索所带来的困惑,似乎对朱晓果的创作没产生什么影响,他只是回到内心去寻找安宁,去修复被遗忘的记忆,寻找对自己有过生命意义的印象。这种回返生命历程的精神之旅使朱晓果的作品呈现出荒寂、伤感的气息,同时他希冀用一种诗意来超越记忆的真实,与十九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人文追求相接。米勒、柯罗、卢梭当年在喧嚣的社会变革中(大革命失败,王朝复辟,政治风云变幻,社会进步思潮低落)离开巴黎,在枫丹白露的乡间寻求精神的安宁。巴比松画派是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开创者,也是古典写实绘画的历史谢幕。这种时代挽歌的精神气息对朱晓果来说,是一杯可以致幻的药酒。

朱晓果作品描绘的对象总是处于一种情感的朦胧笼罩之下,一种唯美、斑驳迷离的情绪。树木的繁华与萧瑟、充溢生机的乡村荒野景象、冬天阳光下枯败的荷塘,荒凉、孤寂却又蕴含生机与生命更替的意义。呈现出了当代社会在不安和危机之下伤感的精神状态和对易逝事物无限眷恋的诗情。与沉重的叙事不同,此次展出的作品犹如咏叹调,是现代精神折磨下的情感慰藉,是与传统精神保持滋养的精神脐带。


艺术简历:

 

朱晓果,.

19529月生于重庆市.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武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湖北大学毕业 高级工艺美术师,武汉市画院签约油画家.

 

主要作品参展与获奖:

2013年油画《秋林小溪》等5幅作品参加“中国当代具象油画展” 意大利罗马

2013年油画《微光》等10幅作品参加“二月绘”油画展 武汉

2012年油画《荒原夜吟》入选“湖北省油画优秀作品展”湖北美术馆

2012年油画《河边的灌木林》入选“吾土吾民华南展” 广东美术馆

2012年油画《荒原夜吟》等5幅作品参加“武汉画院—写实与具象”展 中国美术馆

2012年油画《秋去冬来》入选“艺术家眼里的中国” 油画展 何香凝美术馆

2 0 1 0年油画《夏日街头》入选“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2008年油画《冬日荷塘》入选“当代中国油画——互动展》武汉美术馆

2008年油画《塔吉克人的小院》入选“中国油画写生作品汇展”。中国美术馆

2006年油画《乡村纪事》入选“精神与品格――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中国美术馆

2005年油画《紫色村庄》入选“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河南美术馆、

2004年油画《公园秋色》入选“湖北省油画风景展”,获油画艺术奖.湖北艺术馆

2003年油画《没有风的风景》入选“中国第三届油画展”,获湖北省油画艺术奖.中国美术馆

2001年油画《夕照》《秋意》入选“湖北省小幅油画/小型雕塑展”,获学术奖.湖北美术馆

1997年油画《野地里的向日葵》入选“97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湖北美术馆

199312幅油画作品参加台湾“中华艺廊艺术精品展”.高雄

 

油画作品先后参加过“保利”、“浙商拍卖”、“十竹斋”、“东方艺都”、“中贸盛佳”等油画专场拍卖。机构收藏:台湾沁德居画廊 台湾中华艺廊 武汉博物馆 武汉文联 武汉荣宝斋 武汉美术馆

 美术评论发表于《中国油画家》、《油画收藏》、《艺术界》、《国画家》、《江苏画刊》等杂志


逝去的风景 宁静的咏叹

                   ——朱晓果油画解读

                                    郭润文:(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

 

画家呈现出了当代社会在不安和危机之下伤感的精神状态和对易逝事物无限眷恋的诗情。与沉重的叙事不同,晓果的作品犹如咏叹调,是现代精神折磨下的情感慰藉,是与传统精神保持滋养的精神脐带。

 

晓果是青年时代的好友,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画友,其时正值文革后期。那时候有一群业余画家经常在城市街道边聚集写生,是文化荒茫时期的一道风景。这批人中,晓果算是佼佼者,画得一手漂亮的灰调苏派小风景。高考恢复后,我去了上海戏剧学院,晓果去了北京海洋出版社。几年后,晓果回汉进了政府机关,一呆就是二十年。十二年前的一个机会,是对艺术自由的眷念,也是命运的安排,晓果又回到美术圈。阅尽世态后,在松节油淡香溢散的画室里,晓果的那颗曾被音乐与文学浸淫过的心灵才算有了意义的归宿。

美术界这二、三十年里发生的巨大裂变,以及当代艺术价值探索所带来的困惑,似乎对晓果的创作没产生什么影响,他只是回到内心去寻找安宁,去修复被遗忘的记忆,寻找对自己有过生命意义的印象。这种回返生命历程的精神之旅使晓果的作品呈现出荒寂、伤感的气息,同时他希冀用一种诗意来超越记忆的真实,与十九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人文追求相接。米勒、柯罗、卢梭当年在喧嚣的社会变革中(大革命失败,王朝复辟,政治风云变幻,社会进步思潮低落)离开巴黎,在枫丹白露的乡间寻求精神的安宁。巴比松画派是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开创者,也是古典写实绘画的历史谢幕。这种时代挽歌的精神气息对晓果来说,是一杯可以致幻的药酒。

晓果作品描绘的对象总是处于一种情感的朦胧笼罩之下,一种唯美、斑驳迷离的情绪。树木的繁华与萧瑟、充溢生机的乡村荒野景象、冬天阳光下枯败的荷塘,荒凉、孤寂却又蕴含生机与生命更替的意义。与常见的现实题材不同,晓果回避对绘画意义的追求,他认为感觉或情绪对创作来说,弥足珍贵。对艺术意义(形式与精神)的回避是一种保守——晓果也如此认为,他对非传统的艺术样式或具精神批判的现代艺术也欣赏,在他发表的一些评论文章里曾对德国表现主义及当下优秀的前卫作品大加赞赏。他说上帝给每个人只配了一把钥匙,只能打开那把属于自己的锁,与其焦虑的寻找意义的附加价值,不如回归心灵的真实而平静。

有几幅作品对晓果来说是情感记忆的承载。当年作为“黑五类”子女,晓果在农村被招工回城,进了与劳改采石场为邻的砖瓦厂,数年牢狱般的残酷记忆常如梦魇相随。《寂静湖畔》《河边的灌木林》《秋风吹过》描绘的是采石场河边的景象,这批作品是心路重返的情感记录,尽管往事不堪回首,作品里依然显现出生命的意义及回忆附加的诗意,可算作是对青春无谓逝去的感慨与悼念。也可以说,这既是个人的情感抒发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痕迹,同时代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一种伤怀情绪。

晓果在绘画语言上也是随意而为,写意写实不拘。小品的挥洒及大幅作品的雕琢都能见其功力,近几年频繁参加国内一些重要画展也给晓果带来好评。晓果不是那种勤奋作画的人,有时处于懒散随意的状态,但作品颇受收藏家喜爱。毕竟,在浮躁的画界,能平静作画且能保持传统里的优雅闲适,不多见了。

晓果画余也以写作为消遣,评论、小说、散文随意为之。朋友们出版画册也常邀其作序为趣。以“小果之味”为名的艺术网站博客已有近500万的点击率,那是晓果精神逍遥的后院,与不曾谋面的人一起分享人生感悟或评点艺术事件,既是一种面具乐趣也是保持生命青春的努力。

有这样的朋友,我引以为幸。

 


“逝去的风景 宁静的咏叹”朱晓果油画展


策展人:汪芷瑶
学术主持:郭润文
顾问:朱正松


主办单位:
顺德区文博协会
德胜美术馆 


协办单位:
洲际文化 
德胜创意园
支持单位:
顺德区博物馆
杏坛书画院          
容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12日―11月25日
展览地点:德胜美术馆2号展厅(顺德容桂东堤路7号德胜创意园)
http:/www.deshengart.com



作者:朱晓果

作者:朱晓果

作者:朱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