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18日,广东德胜美术馆与北滘嘉禾艺术馆将联合推出“讴歌经典——邵增虎油画作品研究展”。本次展览是对邵增虎先生从艺58年的研究与梳理,将展出邵增虎先生创作的经典人物、风景油画作品以及图录资料,分为“重温经典”“生命力”“礼赞自然”“水石清华”四个部分。以全面、独特的视角向观众集中呈现邵增虎先生的绘画经典。

策 展 人:武少宁
支持单位: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容桂街道办事处宣传文体办公室
主办单位:德胜美术馆、嘉禾艺术馆协办单位: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华臻传媒、洲际文化
鸣 谢:中国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州画院、 广州雕塑院
展览时间:2020年7月18日—8月18日
开幕酒会:2020年7月21日 15:00
展览地址:容桂东地路7号德胜美术馆
邵增虎
Shao Zenghu
1937年出生于安徽省绩溪县
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1962年至1998年为广州军区画家
“伤痕美术”领军人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德胜美术馆签约画家
曾历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
广东省油画学会主席
关于邵增虎先生的绘画,可用时间概念区分开他在三种状态下所确立的三种不同意义的艺术经典。一是1970年代初期确立的具有革命理想情怀和英雄主义内涵的主题类艺术经典,二是出现在精神和思想自由的状态下催生的,1970年代后期对伤痕美术的探索,三是理性思辨后的激情释放。
邵增虎先生从美院毕业后就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人画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绘画肩负着那个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使命。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娴熟掌握了主题类艺术创作的方法,并深刻领会了艺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现实意义,创作了讴歌人民群众捍卫革命的著作《螺号响了》,以及与他人共同创作的《毛主席夸咱能文又能武》、《温暖》《伟大的教导》等赋有政治意义的作品。
1970年代后期,在精神和思想自由的状态下,邵增虎先生的绘画艺术转向“伤痕美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敢于拿起画笔参与到一系列政治运动对人、对人性的摧残等问题的思考,恰恰体现了具有知识分子特征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的觉醒。期间创作了引发全国性关注和思考的、具有“史碑”色彩的油画作品《农机专家之死》《在延安的日子》,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伤痕美术”的艺术地位。
退休后的邵增虎先生,转向风景创作,将目光从沉重的人性角度挪开,开始专注于自然界能够启发他创作灵感的任何因素。近些年来他踏足老家绩溪以及贵州、新疆、长白山、俄罗斯等地写生,其技法愈加纯熟,但艺术创作理念和作品风格未曾改变。以刀代笔,画面色彩浑厚中见潇洒,斑驳灿烂中赋予诗意,艺术家怀着“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心境,在刀笔纵横堆叠的画面之下吟唱着一首首田园诗歌。
邵增虎先生的艺术生涯本身就是一首生命之歌,他歌颂生命,歌颂顽强而持久的努力,歌颂那些平凡的事物。他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艺术经典,具有里程碑意义。


农机专家之死 1978年109cm × 89cm 布面油画
任弼时 1987年177cm × 148cm 布面油画
家园 1990年140cm × 140cm 布面油画
河里的石子 2019年300cm × 200cm 布面油画
湿地 2019年250cm × 500cm 布面油画





